2025年1月初,我国各地流感疫情持续升温。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(CDC)2024年第52周流感监测周报显示,全国南北方省份检测到的流感病毒阳性样本中,甲型H1N1流感占比高达99.6%。这一数据表明,当前流感疫情以甲型H1N1为主导,成为公众健康的主要威胁。疫情现状与流行趋势
今年的流感季节与往年相比,感染高峰期延后了约一个月,但疫情的严重程度有所增加。华中地区三甲医院的数据显示,12月中旬门诊量接近翻番,而到了现今,门诊量已激增至五倍。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的急诊科、感染科及发热门诊区域人满为患,输液室座无虚席,等待就诊的患儿数量急剧增加。

全国范围内,甲型H1N1流感成为主要致病元凶。除了流感病毒,人偏肺病毒的感染病例数也有所上升,尤其在14岁及以下人群中呈波动上升趋势。这一轮流感高峰预计将在春节前后达到顶峰,公众需高度警惕,采取有效防护措施。
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表现甲型H1N1流感与普通感冒在症状上有明显区别。流感起病急,症状严重,常见高烧(体温可达39℃—40℃,甚至42℃)、咽喉痛、干咳、全身肌肉关节酸痛、乏力、头痛和食欲不振。儿童感染流感后,可能出现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等消化道症状,而成人则以呼吸道症状为主。
重症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、神志改变(如嗜睡、躁动)、严重脱水、心肌损伤及急性肾损伤等症状,需立即就医。相比之下,普通感冒症状较轻,发热不明显,全身不适感也较少。
传播途径与高危人群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,如患者咳嗽、打喷嚏时释放的飞沫,或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传播。在人群密集、通风不良的环境中,病毒更易传播。高危人群包括5岁以下儿童(尤其是2岁以下)、65岁及以上老年人、慢性病患者、免疫功能低下者、肥胖者(BMI>30)及孕妇等。
预防措施:疫苗接种与个人卫生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接种流感疫苗。流感疫苗每年根据病毒变异进行更新,建议高危人群每年接种,以显著降低感染风险和并发症发生率。疫苗接种后需1-2周才能产生保护作用,建议尽早完成接种。
此外,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也是预防流感的重要手段。包括勤洗手,使用肥皂或洗手液,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遮挡,避免触摸脸部,保持室内通风和清洁,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等。
早期治疗:48小时内用药效果最佳对于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患者,早期用药至关重要。医生建议,感染流感后48小时内开始抗病毒治疗效果最佳,可显著缩短病程、减少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。目前常用的抗流感药物包括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。奥司他韦需每天服用两次,连续五天;而玛巴洛沙韦全程仅需一次给药,适合5岁以上、体重在20公斤以上的儿童及成人。
对于高危人群或症状严重的患者,医生可能会选择静点帕拉米韦,以应对持续高热或口服药物困难的情况。同时,患者应避免盲目使用抗生素,除非有细菌感染的明确指征,以防药物耐药和其他副作用。
菠萝蛋白酶肠溶片:辅助治疗的理想选择在抗流感治疗的同时,辅助治疗同样重要。菠萝蛋白酶肠溶片是一种高效的蛋白酶制剂,具有抗炎、促进伤口愈合和改善消化功能的作用。研究表明,菠萝蛋白酶能够有效减轻流感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,缓解肌肉关节酸痛,提升患者的整体康复速度。
菠萝蛋白酶肠溶片通过肠溶技术,确保药物在肠道内释放,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效,同时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。对于正在接受抗流感药物治疗的患者,适当服用菠萝蛋白酶肠溶片,可以帮助缓解流感带来的不适,促进身体恢复。
家庭护理与健康管理流感患者在家庭护理中,应将患者隔离在单独房间,减少与其他家庭成员的接触,尤其是高危人群。同时,患者应佩戴口罩,定期清洁和消毒家居表面,特别是经常接触的区域。
患者应注意休息,保持充足的睡眠和均衡的饮食,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,增强免疫力。高热者可进行物理降温,儿童可使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进行退热治疗,避免使用阿司匹林及含阿司匹林的药物。咳嗽、咳痰严重者可口服止咳祛痰药物。
总结当前流感疫情以甲型H1N1为主导,感染率高达99%以上,公众需高度重视。早期接种流感疫苗,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及时就医并在48小时内开始抗病毒治疗,是有效应对流感的关键。同时,辅助治疗如菠萝蛋白酶肠溶片的合理使用,能够进一步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。面对流感高发季节,公众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,确保自身及家人的健康安全。
专家建议卫生健康专家提醒,面对当前流感高峰期,公众应增强防范意识,特别是高危人群更需严格遵守防护措施。及时接种流感疫苗,合理使用抗病毒药物,辅以有效的辅助治疗,如菠萝蛋白酶肠溶片,可显著提高康复速度,减少并发症发生。
下一篇:没有了
